立式長軸泵有軸向竄量嗎
立式長軸泵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存在軸向竄量,這是由其結構特點和工作原理決定的。以下從軸向竄量的產生原因、影響因素及控制方式等方面展開說明:
一、軸向竄量的產生原因
軸向力的作用
立式長軸泵工作時,葉輪旋轉會產生軸向力(由葉輪兩側壓力差導致,方向指向吸水端),推動泵軸沿軸向移動。此外,液體流動的反作用力、葉輪加工誤差等也可能加劇軸向力的影響。
熱膨脹效應
泵運行時,軸與軸承等部件因摩擦生熱或介質溫度變化會產生熱膨脹,導致軸的長度發生微小變化,形成軸向竄動。
裝配與安裝誤差
泵軸與軸承、葉輪等部件的裝配間隙,或整體安裝時的同軸度偏差,可能使軸在運行中出現非預期的軸向位移。
二、軸向竄量的影響
正面影響
合理范圍內的軸向竄量可避免軸因熱膨脹或軸向力被 “卡死”,保證部件間的相對運動靈活性。
負面影響
若軸向竄量過大,可能導致葉輪與泵殼、軸封等部件發生摩擦,加劇磨損,甚至引發振動、噪聲或密封失效;
軸向力長期作用下,軸承負荷增大,可能縮短軸承壽命,嚴重時導致軸承燒毀。
【更多關于立式長軸泵的型號,參數,選型報價方案等可以點擊上圖了解】
三、軸向竄量的控制與限制
結構設計優化
平衡裝置:通過設置平衡孔、平衡盤或平衡鼓等結構,抵消部分軸向力,減少軸向竄量。例如,平衡盤可通過調整間隙產生反向推力,平衡軸向力;
止推軸承:安裝高精度止推軸承(如推力球軸承、圓錐滾子軸承),直接限制軸的軸向位移,同時承受軸向力。
間隙控制
裝配時嚴格控制軸與軸承、葉輪與泵殼的軸向間隙(通常為 0.1~0.5mm,具體根據泵的型號和工況確定),通過墊片、定位套等零件調整間隙精度。
監測與維護
運行中通過傳感器監測軸向位移量,當竄量超過允許值(如設計值的 1.5 倍)時報警,及時檢查軸承磨損、平衡裝置狀態或安裝精度。
四、典型案例與行業標準
在大型立式長軸冷凝泵(如火力發電廠用泵)中,軸向竄量通??刂圃?0.2~0.3mm,以確保葉輪與導流殼的軸向間隙穩定,避免因竄量過大導致泵效率下降;
行業標準(如 GB/T 5657-2019《離心泵技術條件》)對軸向竄量的允許范圍有明確規定,不同工況下的泵需按標準設計和驗收。
總結
立式長軸泵的軸向竄量是不可避免的物理現象,但可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、精密裝配和實時監測將其控制在安全范圍內。若發現泵運行中振動異常、噪聲增大或軸承溫度升高,可能是軸向竄量超限所致,需及時檢修調整。





